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只有我发现了吗?政策核弹发射两周,没有一家地产商发喜报 正文

只有我发现了吗?政策核弹发射两周,没有一家地产商发喜报

来源:成都市品茶微信 编辑:娱乐 时间:2024-06-18 20:35:47

517房地产救市政策核弹发射,只有政策各大媒体一窝蜂报道各地售楼处人山人海、发现发射发喜中介连夜加班签约。核弹然而,两周还不足两周时间,家地风向就开始变了,产商亢奋劲头明显消退。只有政策最直观的发现发射发喜就是,没有一家地产商发喜报出来,核弹这波舆论想极力鼓吹起来的两周楼市热度,要凉了吗?



没有一家地产商发喜报!家地难道只有我发现了这个市场冷热的产商关键点吗?火爆的买房现象似乎只存在了几天,或者根本就只存在于媒体报道之中。只有政策

必须给“楼价大涨”的发现发射发喜狂热幻象浇一盆冷水了。必须指出的核弹是,无论何时,社会都是由经济向好推动房地产火热的,而不是房地产推动着经济火热起来,这个关系不能搞反了。

近来关注社会热点的人士不可能不知道,多地发布新闻,进入5月份以来,某省会城市连续不断发生了13起跳桥事件。生死都看得如此淡漠了,生命跟房子比起来,哪个重要?

更值得注意的是,“热心”媒体大肆宣扬,房东连夜涨价百万、集体下架房源惜售不卖,签约量超过往年100%┄┄在这类振奋人心的消息,很快就淹没在更多房东趁机降价出售的现实当中。



说白了,市场的心态还是怕:有钱的怕买在高位站岗,没钱想买的刚需怕之后的贷款利息更低花了冤枉钱,犹豫观望才是主流。

房地产商才是真正卖房的主力,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还是要以实际成交数据为准的。517政策堪称核弹,但就连这样轰炸了,房地产商仍然不敢发喜报,就说明房子还了卖不动!

接下来又该急了,后面大概率还有招要出,毕竟7-8月再不搞一波更狠的,金九银十一旦错过,今年又完了。

如今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就是国家救楼市的决心不会改变,如果还有人不信,救市措施就会轰炸到你恐慌买不到房为止。

这次拯救房地产雷声很大,到底是想把价格稳住呢?还是想让房价上涨?其实大部分人都被算法绑架了!



大多数人认为,国家救楼市,目的就是让房价稳住,不再继续下跌,绝对不可能让房价大涨,媒体也是这么宣传的,给大家无形中强化了这种认知。

现在是一个算法时代,这个时代最好,同时也最坏。因为大数据的算法越来越多套路,每个人接收信息的渠道,看似越来越丰富了,实则越来越窄了。

算法是会驾驭你的,算法会从你关注的过往习惯中,发现你关注房价,就会拼命给你推荐政策刺激下,楼市爆火,你稍一迟疑,打算买100平的,马上就只能买50平了。

这就给你造成一种错觉,你的判断都是对的, 别人的判断都是错的。所以,你每次看到媒体说房价会下跌,你就很开心,点赞,收藏,转发,评论,算法就天天给你推这方面的内容,你对整个世界的看法,就被算法绑架了,失去了客观性,这就是算法的残忍。

不得不给政策唱歌的人泼一盆冷水了。但凡说国家这次救市,只是想稳房价,而不是助推房价的人,除了别有用心者,都是韭菜,无一例外!



黑格尔说过,人类唯一从历史吸取的教训,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。

“稳住房价”,这个词大家听过不止100次了吧?残酷的事实是,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“稳住房价”的现实。

楼房只有商品属性,没有人文情怀。客观上房价不跌即涨,不存在中间状态。即使你看到房价稳住一段时间,也是极短时间内的稳住,把时间拉长来看,房价只有涨和跌。

为什么同为商品属性的电价、肉价、粮食价格能够稳住,而房价不行呢?因为房子不是一种普通商品,房子是老百姓最重要的金融资产,既然是金融资产,价格就不可能稳住,股市也好,楼市也罢,都是如此。



政策制定者说要让房价稳住,其实你可以大胆地认为,就是要让房价持续上涨。只有房价涨起来,老百姓的预期才能扭转,楼市才能回暖,经济才会升温。

一次政策不行,就继续加码,就来517那样的,一次放3个政策,直到房价涨起来为止,直到把市场营造出“现示买就买不到”的狂热氛围,迫得观望者火速出手。

回顾我们国家的楼市,没有一个时期不是政策市场,还没有哪一次,楼市是救不起来的,救不起来的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力度还不够。

必须肯定,517新政,力度是前所未有的,15%的首付款政策,这是抄了历史的底!房贷利率也是历史最低,你还想怎么着?

楼市的涨是大势所趋,但入市时机的选择,就看各人被算法的忽悠程度了。跳出坑外的好办法就是盯紧一个最核心的指标,比如房企的报喜还是报忧。



近来,听说万科开始涨了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栏目分类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

0.1723s , 8328.2578125 kb

Copyright © 2024 Powered by 只有我发现了吗?政策核弹发射两周,没有一家地产商发喜报,成都市品茶微信  

sitemap

Top